搜索

麻阳人大志(1949—2015)之十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与调研

来源:《麻阳人大志》编委会浏览数:376 

麻阳人大志(1949—2015)之十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与调研   

      

      第一节                宣传与调研工作


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的宣传,积极营造了全县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县人大常委会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会议做好宣传。每次会议召开之前,县人大常委会都主动与县委宣传部、广播电台共同谋划,制定报道方案,明确报道主题,开设专栏专版,及时进行宣传,对会议审议情况、做出的决议决定进行全面报道,使全县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大的工作动态和人大行使职权的具体情况,增强了全县人民的人大和法制意识。二是围绕视察、检查活动做好宣传。每次活动中,都专门安排记者和通讯员随行采访,及时将活动中的所见所闻和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采编成新闻稿件,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红网、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进行宣传,为人大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舆论支持。三是围绕代表典型事迹做好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新闻媒体,及时反映代表履职、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办实事的典型,通过人大代表先进事迹展板和召开代表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优秀履职代表进行表彰奖励,将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了代表履行职责的责任感和光荣感。四是围绕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做好宣传。每逢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之际,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制定宣传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专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换届选举进展情况,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五是创新宣传载体,广辟宣传渠道。县人大常委会创办了《麻阳人大工作》简报,专题反映人大常委会机关日常工作和人大理论与实践的调研文章;定期组织编印《人大常委会公报》和《人代会文件汇编》,向省、市人大及有关媒体报送信息稿件,全程报道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较好地宣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六是围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地方人大工作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制度,推进地方人大制度建设;增强代表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人大监督力度等,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理论文章,积极参加省、市理论研讨会。七是结合庆祝活动,广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人大知识竞赛等形式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全社会人大意识。

自治县首届人大常委会换届后,成立了以县人大机关为主体,包括乡镇人大主席团秘书、县直机关单位特约通讯员在内的宣传报道小组,常委会主任和办公室主任为正、副组长,形成了人大工作宣传报道网络,并请县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撰文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仅1991年至1992年,在省、地报刊发表的稿件就有82篇,其中在《湖南人大工作》杂志上发表20篇,在《湖南日报》、《人民代表报》、《湖南林业》、《人大月刊》、《地方人大建设》等省级刊物上发表22篇,地级报刊上发表40篇。连续三年被怀化地区评为人大宣传报道先进单位。

自治县二届人大常委会共有210多篇反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稿件被地以上报刊采用,有8篇宣传稿件在怀化地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评为一、二等奖,有4篇文章被中科院和一些省级社科院收录。1997年被采用稿件首次突破百篇大关,对宣传麻阳人大工作,提高麻阳人大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作用。199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40周年和《代表法》颁布2周年,县人大常委会会同广播电视、文化部门做了大量宣传报道工作。一是利用墙报、专栏和标语横幅、座谈会等形式对《代表法》进行了大力宣传。二是在线广播电台开辟了“代表之音”专栏,每周播放一次专题讲座,播放有关《代表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稿件200余篇。三是在电视台开设了《在代表岗位上》和《公仆风采》两个专题节目,利用2个月时间,录制和播放了13个典型代表和乡镇人大主席的先进事迹,其中有4个典型电视片送到怀化电视台播放,有6个代表的典型事迹上了省地报刊杂志,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自治县三届人大常委会共在省内外新闻媒体上刊播的有关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稿件1030篇,其中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法制日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言论、通讯、消息186篇,有《“败家子”被赶下台》等12篇宣传稿件在省、市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有《浅谈影响地方人大决定贯彻落实的原因及对策》等21篇论文被省市人大制度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 2001年11月全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在麻阳召开。麻阳人大被《人大研究》定为稿源基地。

自治县四届人大常委会把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人大宣传工作作为促进全县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除编印有关资料,举行各种会议以及制作电视专题片外,还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的联系交流,及时反映我县人大工作的做法、成效及一些新鲜经验。五年来,共在省内外新闻媒体上刊播的有关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稿件1125篇,其中在《人民日报》、《中国人大》、《检察日报》等国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言论、通讯、消息268篇,有《苗乡质询案》等12篇宣传稿件在省、市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有《强化预算审查监督构建阳光政府财政》等26篇论文被省市人大制度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2006年全县有300多篇反映人大工作的稿件被市级以上报刊采用,其中《麻阳两名县人大代表被终止代表资格》、《高村镇人大履职议事会》等两篇稿件分别被《检察日报》、《湖南日报》刊登,并得到多家媒体的刊载。

自治县五届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人大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宣传方式,增强社会宣传效果。五年共在省内外新闻媒体上刊播的有关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稿件1100篇,其中《完善民意表达,给力人大监督》、《健全机制,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等论文全省和全市人大理论研讨会上获一等奖。《两年不开人代会,代表资格被终止》、《追求会议质量之路》、《打造阳光评议》等三篇稿件分别被《中国人大》、《检察日报》、《人民之友》刊登,并得到多家媒体的刊载。通讯《两年不开人代会,代表资格被终止》被评为全国人大法制好新闻二等奖。2010年3月,为了提高全社会对人大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人大意识,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地方人大常委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回顾总结30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的发展历程、工作成效与工作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人大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县委书记蒋丙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宏高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要求以30年来人大及常委会工作为基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推进科学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2013、2014年县六届人大常委会年全县有880多篇反映人大工作的稿件被国家、省、市级以上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采用。理论文章《加强刚性监督,推进法制进程》、《致力于四个创新,推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获全市人大理论研讨会一等奖和全省人大理论研讨会二等奖;《苗乡人大对审议意见落实首说NO》获全省人大新闻奖二等奖。2015年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50余篇,其中获全省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全省人大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全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各1篇。


  第二节  人大调研宣传文章获奖和部分文章摘录


 一、麻阳在全市、全省人大理论研讨会获奖录

序号

作者

姓名

   

体裁

获  奖 单 位

和  时 间

级别

1

张先坤

浅谈影响地方人大决定贯彻落实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1998年)

市级

2

郑德清

浅谈地方人大怎样正确行使决定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1998年)

市级

3

杨嗣勇

人大工作机构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服务之管见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1998年)

市级

4

江毅刚

试论地方人大行使决定权关键应决定好“决定”的因素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1998年)

市级

5

江毅刚

浅谈麻阳财政如何走出困境

论文

全县“走出财政困境”研讨会论文一等奖(1998年)

县级

6

张先坤

关于加大人大司法监督力度的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1999年)

市级

7

郑德清

试述国家权力机关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1999年)

市级

8

江毅刚

浅谈人大应强化对干部选任的法律监督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1999年)

市级

9

张先坤

试论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撤职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0年)

市级

10

郑德清

行政执法违法行为的界定及其监督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0年)

市级

11

江毅刚

试论抽象行政行为人的监督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0年)

市级

12

张先坤

关于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1年)

市级

13

张吉洪

试论如何发挥办公室在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中的服务作用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1年)

市级

14

江毅刚

坚持“三个代表”,敢于依法用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1年)

市级

15

张先坤

试论提高代表素质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2年)

市级

16

张先坤

加强人大监督力量的思考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二等奖(2002年)

省级

17

张吉洪

代表闭会期间履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2年)

市级

18

滕树伟

关于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思考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3年)

市市级

19

滕树伟

关于市县人大领导在党内地位及副职配备问题的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4年)

市级

20

郑德清

浅谈人大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主要职能作用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4年)

市级

21

江毅刚

人大必须完善领导干部选举制度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4年)

市级

22

唐尧舜

选准事项是提高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成效的关键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4年)

市级

23

郑德清

创新预算审查方法,提高人大监督质量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5年)

市级

25

张吉洪

完善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的途径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5年)

市级

26

江毅刚

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应刚性化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5年)

市级

27

张建仕

加强和完善对政府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几点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5年)

市级

28

滕树伟

权大还是法大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06年)

市级

29

郑德清

关于当前执法工作的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6年)

市级

30

舒国华

试述加强对依法行政监督的法律措施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6年)

市级

31

陈华云

县级行政机关推行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6年)

市级

32

张长洪

浅议行政执法的人大监督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6年)

市级

33

滕树伟

强化五种力量,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7年)

省级

34

杨宏高

抓好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

提高专项工作报告审议质量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8年)

市级

35

杨宏高

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履职为民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08年)

省级

36

杨宏高

依法尽职适当完备———地方人大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几点思考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09年)

省级

37

杨宏高

敢于和善于行使刚性职权,树立地方县级人大监督权威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论文优秀奖(2010年)

省级

38

杨宏高

关于提高基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实效的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10年)

省级

39

张长洪

立足“五抓”,增强代表建议实效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三等奖(2010年)

市级

40

唐   军

完善民意表达,给力人大监督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11年)

省级

41

唐   军

健全机制,优化结构,提升素质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12年)

市级

42

龙   曙

人大代表素质问题浅析

论文

怀化市人大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12年)

市级

43

曾润生

着力抓好六个环节,加强代表队伍素质建设

论文

怀化市人大理论研讨会优秀三等奖(2012)

市级

44

唐   军

加强刚性监督,推进法治进程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研究会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13年)

市级

45

满延春

关于提高执法检查实效的几点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研究会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13年)

市级

46

曾润生

关于开展工作评议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研究会理论研讨会优秀奖(2013年)

市级

47

唐   军

加强刚性监督,推进工作创新发展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13年)

省级

48

曾润生

致力于四个创新,推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14年)

省级

49

唐   军

县级人大如何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浅探

论文

湖南省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二等奖(2015年8月)

省级

50

唐   军

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密切代表同群众的联系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一等奖(2015年9月)

市级

51

唐   军

充分发挥代表职能,谱写人大法治“乐章”

论文

怀化市人大制度理论研讨会三等奖(2015年9月)

市级








麻阳在全市、全省、全国人大好新闻评奖作品录


序号

作者

姓名

     

体裁

获 奖 单 位

和 时 间

等级

1

田必耀、张先坤

决议如山

通讯

1997年度“人大工作风景线”专栏优稿二等奖

市级

2

田必耀向前、曹选品

陶伊村里领头人

通讯

1997年度“人大工作风景线”专栏优稿三等奖

市级

3

张小蓉、向  前

在主人与公仆的特殊位置上

通讯

1997年度“人大工作风景线”专栏优稿三等奖

市级

4

麻人

“掺水”代表被取消资格

消息

湖南省第八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1998年)

省级

5

田必耀

三法官枉断钼铁案,县人大常委会鸣不平

通讯

湖南省第八届“宣传人大制度好新闻”三等奖(1998年)

省级

6

江毅刚、高源江

有作为才有权威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2002年)二等奖

市级

7

张吉洪、舒仙球

汇报不容应付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2002年)三等奖

市级

8

舒仙球

述职评议不能变成摆功会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00年)

市级

9

舒仙球

“败家子”被赶下台

言论

湖南省、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00)

市级

10

高源江

雪峰山,添一抹新绿染层林

消息

三湘环保行好新闻奖一等奖(2002年)

省级

11

舒仙球

麻阳落实人大决议,一年绿化荒山三万亩

消息

怀化环保世纪行三等奖(2002)

市级

12

张长洪

麻阳人大:连说三个”不”

通讯

湖南省第十七届人大好新闻一等奖(2007)

省级

13

张长洪

苗乡质询案

通讯

湖南省第十六届人大好新闻二等奖(2006)

市级

14

张长洪

一次别开生面的述职评议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2004年)二等奖

市级

15

张长洪

审计报告走进人大会

通讯

湖南省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

省级

16

曾润生

“陪衬候选人”得零票的再思考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08年)

市级

17

曾润生

为何阳光总在风雨后?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

市级

18

曾润生

期许行政问责成常态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二等奖(2009年)

市级

19

张长洪

两年不开人代会,代表资格被终止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二等奖(2007年)

市级

20

张长洪

打造阳光评议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三等奖(2009年)

市级

21

张长洪

干部代表比例明显降低

消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三等奖(2008年)

市级

22

张长洪

两年不开人代会,代表资格被终止

通讯

2007年度全国法制好新闻二等奖(2008.10)

全国

23

曾润生

14年见证:基层人大如何发力

通讯

湖南省人大好新闻奖一等奖(2010年)

省级

24

曾润生

14年见证:基层人大如何发力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一等奖(2010年)

市级

25

张长洪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大代表履职  政府“埋单”

消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2010年)

市级

26

张长洪

工作评议“见真章”

消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11年)

市级

27

张长洪向晓霞

麻阳人大专题询问保民生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2011年)

市级

28

曾润生

1委员、13单位被通报批评

消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14年)

市级

29

曾润生

监督“三公消费”人大应有所作为

言论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一等奖(2013年)

市级

30

谭永武

麻阳柑橘产业喜迎发展政策保障 全国首个柑橘产业发展的地方法规诞生

消息

湖南省25届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2015.7)

省级

31

张可宏唐祥稳

为人大代表行权履职搭台助力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三等奖(2015.10)

市级

32

曾润生

落实才是硬道理

通讯

怀化市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15.10)

市级

33

谭永武

苗乡人大对审议意见落实首说NO

言论

湖南省人大好新闻奖二等奖(2014年)

市级


三、代表风采


农村合作医疗与杰出的人大代表

------记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李春华

作者:张可宏

                   

  当我们走进羊古脑村的医疗室里,一头斑白头发,一张略显苍老的脸,眼睛专注地端详药架,为病人检药。眼前这个神情专注的老人,就是曾担

任过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五届人大代表,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全国劳动模范”诸多荣誉的麻阳苗族自治县绿溪口乡羊古脑村“赤

脚医生”李春华。

现年已经78岁的李春华,扎根苗乡山区60年,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家乡的医疗事业竭心尽力,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几十年中,她治病救人无数,被苗乡老百姓尊敬地称为“健康保护神”。

(一)

 1937年5月,李春华出生在麻阳苗族自治县拖冲乡长坪村的一个贫穷农村家庭。因为家里太穷,李春华4岁那年便被父母送给人家做童养媳。8岁,被人卖给芷江县城一大户人家当丫环。1949年秋,是李春华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12岁的她,结束了苦难的童年,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1950年冬,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她决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开始,被留在一四〇师司令部当护士。几个月后,她主动要求到六〇炮团当卫生员。

 在战场上,李春华冒着枪林弹雨,日夜辗转在阵地和临时医院之间。每次战斗后,她都和战友们去打扫战场,从遍山遍岭、堆积如山的死人堆里寻找战友尸体,擦净血迹掩埋,将受伤的战友背回医院,实在背不动,就趴在地上爬着走。在最激烈的上甘岭反击战中,一串串炮弹就在她的身旁爆炸,每一次死神都与她擦肩而过,李春华同战友冒敌人的机枪扫射、飞机轰炸,抢救伤员。她的事迹感动了战友,也感动了首长。小小年纪的她,被破格提为护士长。同时因为表现突出受到了上级奖励,李春华先后七次立功受奖。

1953年,16岁的李春华光荣地参加了志愿军回国汇报团,来到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特意走到他身边,摸着他的肩膀说,“小老乡,了不起,在战场上可要当英雄!”那是她感到最为光荣的时刻。

                     (二)

 朝鲜战争结束后,李春华回到了长春。1955年1月,李春华复原,有关方面打算把他安排在长春市幼儿园当保健医生。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到广阔的农村去”的号召,为了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奉献给广大农民群众,她谢绝有关方面的好意,一连递交了三份回乡的申请,“不留城市,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回乡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李春华回乡后,背起了急救箱,当上了拖冲乡长坪农业社的卫生员。给老百姓看病,解除群众病痛。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李春华作为村里的卫生员调到公社当医生。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哪里最艰难就到哪里去,哪里最需要就上哪儿安家。保家岭座落在海拔一千四百多米的西晃山腰,山高林密,千沟万壑,群众居住分散。多年来,当地一直缺少医生,当时的社员只能下山看病,一个来回要大半天时间。李春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短暂思索,打定决心搬上保家岭。经过一连三次申请,领导终于同意了她的要求。

在保家岭,她总是哪里有病人,就到哪里去。一天晚上,北风呼啸,寒气逼人。刚从外面出诊回来的李春华,听到邻居马婶说,马头坡张大婶的小女孩得了重病,已经来找过她两次。李春华反身锁门,药箱一背,提起马灯出门了。踏着积雪,赶了半夜山路,到达病人家里时,全家人感动得下跪作揖。通过她的精心治疗,张家小孩得救了。李春华回家时,已经拂晓黎明。

李春华对自己要求很严,从不搞特殊待遇,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自家房子破旧不堪,却从不向上提要求,上级主动帮助修筑,她也总是笑意谢绝,“比起旧社会好多了,等以后再说吧。”当时,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李春华身体消瘦,亲人老乡都劝她不要上山到处上门看病了,有事让她们自己来找。李春华却总是微笑应答:“我是人民勤务员,我的工作就是为了方便群众啊!”

1964年,因丈夫工作变动,李春华迁到婆家---绿溪口公社羊古脑大队。在羊古脑大队,她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合作医疗站,开荒垦地自种药材,因陋就简自制药剂。给人治病,中西结合,满腔热情。她为了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事业,费尽了心血。白天背着竹筐到三十里以外的雄山一带采药,晚上还要赶回来为病人治病。通过她的努力,合作医疗社的医疗费用不断降低,合作社也越办越好,深受群众欢迎。

1969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年过去了,二十年过去了,她依然保持着那么一股劲,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践行着一生的忠诚。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人们看病服务,被苗乡老百姓称为“赤脚医生”。她的事迹写进了《卫生革命展红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1975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她没有下“战场”》为题刊载了她的先进事迹。同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专门为她拍摄了一部电影《赤脚医生》在全国上映。因为工作出色,群众爱戴,她多次受到上级表扬和嘉奖。1977年11月她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第五届人大代表。1978年又出席全国妇联大会,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79年12月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1980年12月又当选为县七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三)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春华认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在人民大会堂参会期间,积极发言,反映群众的呼声。在基层,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当时正值农村改革初期,土地承包到户,农民即欢迎又担心。李春华配合公社、大队干部进入家家户户耐心向群众宣传文件,打消群众顾虑。对于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物价问题、农民负担等积极向县里、省里反映,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期间,积极参加常委会组织的代表视察等活动,每年都要到十多个公社、大队调研,掌握基层实际情况。如农村不少村民法制淡薄,重男轻女、歧视女婴现象严重,李春华通过多个村的调查,将情况积极向人大常委会反映,提出不少建议。引起县人大常委会重视,作出了《关于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决议》。

李春华始终不忘本行。由于种种原因,李春华的农村合作医疗站是在运行24年后于1991年解散的。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农民看病就医无保障,看病难、看病贵依旧是苗乡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李春华拾起药筐,上山采药,默默地为群众看病治病,在简陋的农村医务室重新做起了卫生员。

“她心里总是牵挂着卫生员工作,坚持村里的‘赤脚医生’不能少,群众家门口就医不能缺的想法。自己年纪大做不了了,便叫回了在外地打工的小女儿,送进卫校,顶替她当起了‘赤脚医生’。”老伴张绍珍介绍说。

据当地群众反映,多年来李春华从未停止过村卫生员工作,有喊必应,上门医诊,每年经过她治疗并痊愈的不下200人次。

 现在,李春华虽然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她还是心系卫生事业,时刻关注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当记者问及李春华,对麻阳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什么感受时,老人一个劲地直说好。她对记者说:“合作医疗政策好,给了老百姓很大的实惠,以前看医费用高,老百姓没钱只能忍病不就医,现在新农合给报销了大部分的钱,生病住院只要缴纳规定的起付线100元后,其基本医疗费用全部报销,大家都夸这个政策好呢!”

李春华“赤脚医生”的故事远去了属于自己的年代,如今提及却依然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当再也不能继续用行动实践理想和事业时,她悄然离开,默默安守角落,用心静静关注着她熟悉的事业,依旧感动着身边的人。


田代表拍案为哪般

作者:向秀亮、田必耀

(原载《山东人大工作》2000年第7期)


   漫水村是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乡的一个行政村,1200多苗胞依锦   江而居。千百年来,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平静自足的生活。1974年枝柳铁路锦江大桥在漫水村边建成,纯朴的漫水村人有了走向山外世界的便捷通道。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该桥桥墩肩平且斜对着漫水村,每逢汛期,江心主流便直冲漫水村而来,加之施工废弃的2400多立方砂卵石堆积左岸滩头,更加剧主流右流向。20多年来。漫水村那绿树掩映的河岸逐渐变成崩坍之岸、死亡之岸。

漫水人无处可退,只有筹款“打官司”

1995年7月,百年不遇的洪灾,肆虐漫水河岸,一连10多天堤岸的崩塌声让漫水村人心惊肉跳,好几户村民的墙根已处在坍岸边缘。8月初的一个夜晚,漫水村村委会会议室烟味呛人。村支两委就如何与铁道部打官司争取护堤资金献计献策。县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村支书田连炎猛地掐灭烟头说:“修堤耽搁不得,把村里的钱统统拿去来,先请县上和乡里的技术人员来漫水调查论证垮岸和损失情况,再去长沙、上北京,总有讲理的地方!”

8月20日,县、乡调查组来了。调查组成员面对满目疮痍的漫水村流泪了。二组村民陈少义祖孙三代在距河岸15米的老屋场居住不到十年,河坎崩塌到屋基,逼迫内迁19米。1995年7月,河坎又崩塌到堂屋中心,只好再度搬迁,举债1万多元,昔日的富裕户变成了特困户。1980年6月,九组村民黄久友6岁的女儿随崩土落入江中,每年涨洪水时,其妻就痴痴站在岸边以泪洗脸呼唤女儿的乳名……

调查组经过50多天的调查,形成了1000多页的足有1尺多厚的调查材料。其中有一份请求铁路部门拨款修护堤的申诉材料上签满1000多个名字,按了1000多个手印,还附有几十张崩岸及损失的照片和2盒录像带,材料浸满了漫水村人抹不去得泪水和伤痛;1974年至1984年的十年间,漫水河岸平均坍塌18米以上,自1986年起,河岸向内坍塌平均宽度达28.5米,若遇暴雨,河岸常会出现上百立方米的土石成片坍塌;洪水冲毁耕地120多亩,冲垮电灌站2处,冲塌房屋50多栋,另有27户已被迫向后搬迁,45户急需搬迁;村民从9米高的悬岸跌下几百人次,其中摔死5人,伤残几十人,另外还摔死大牲畜30多头,家禽2485羽,直接经济损失达611万元。

惨重的损失警示村民:再不修护堤,漫水村人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可要修起1000多米的护堤,少说也得500万元。这笔巨额的资金只有指望与铁道部打“官司”了。然而,初步匡算,打“官司”至少也得20多万元经费。20万元,对于一个刚刚脱贫的村来说,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

10月的一个晚上,漫水村全体党员和村干部齐集村委会会议室。深夜时分,70多人齐刷刷举着带有烟味、泥巴味的手通过三条“决议”:田连炎能言善辩、又是人大代表,去铁道部非他莫属;先跟铁道部讲道理,讲不成,就到法院打“官司”;从每个拟参与修建防洪护堤的建筑施工队借款1万元,到县上争取2万元经费。田连炎最后的发言十分坚决:“村干部从现在起不拿工资,我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去银行贷5万块钱!”

第二天,田代表进城找到陈县长。陈县长表态县财政特批2万元,“官司”打赢了用护堤款还;输了,县里认。

田代表把农活抛给妻子,怀揣代表证南下北上

没有级别的村委会要与铁道部打“官司”,转去20年自然不可思议。可今天时代变了。田代表觉得漫水村人有理,有理走遍天下。他横下一条心,把4亩多田和所有农活抛给了妻女。1995年11月9日,几百村民在村口送行。从此开始了长达3年漫长而艰辛的“上访”历程。

1995年11月10日,烈日仍不饶人。怀化铁路总公司工务部办公室走进两个挑着担的苗家汉子。他们便是田连炎和陈忠水。“怀铁”是他们“上访”第一站。望着两位不速之客,办公室工作人员一阵惊愕。在田连炎的一再请求下,工作人员叫来廖副部长。田连炎把代表证递上前去,廖副部长一看,握着田连炎的手说:“老田,你是人大代表,大热天挑这么多材料太辛苦了!”

两个小时后,廖副部长粗粗地看完了材料和录像带。他用钦佩的眼光看着田连炎:“你们的材料齐全有说服力,县水电局技术人员的水平了不起。”随后恳切地告诉田连炎,要从上到下找领导才奏效,还向他们提供了广铁、铁道部要找哪些部门、哪些人等内部情况。

1995年11月初的一天早晨,田代表与尹志科副县长来到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田代表挑着那担材料刚跨进办公室,工作人员以为是收购废书报的小贩忙说:“这里没有废书废报纸,请出去!”尹副县长连忙说明情况,才没被请出办公室。田代表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直截了当说要找公司老总反映群众意见。可老总不在家。他们怏怏来到工务处,工务处的负责人花了一个上午仔细地把材料和录像看了一遍。几天后,广铁老总看了材料,认为这事牵涉到锦江大桥设计和施工的问题,只有铁道部才能答复。工务处的告诉田代表铁道部工务局的万局长很快要到乌鲁木齐出差,请他们迅速上北京汇报。

1995年12月28日,田代表在万局长出差之前赶到北京,向他汇报了漫水村受损和请求拨款修堤的情况。20天后,铁道部下文要求广铁负责调查论证。广铁随后致函麻阳县政府和田代表,请湖南省的水利专家先论证锦江铁路大桥对漫水村河岸的影响。

随后铁道部与县水利局的工程师李英明带着资料来到省水利厅。1996年4月5日,聂方容等水利专家对麻阳《关于锦江铁路大桥对河岸冲刷原因分析论证》进行了评审,认定麻阳的论证合理,并出具了4条评审意见。拿到这份评审意见书,酸甜苦辣一齐涌上田代表的心头。他小心翼翼地放进了不离身的提包里。4月23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具了致铁道部的《关于请求支持解决枝柳线锦江铁路桥右岸护堤工程部分修复经费的函》,请铁道部支持维修护堤资金520万元。

代表证成了通行证,田连炎拍案为哪般

1996年4月24日,田代表与李英明带着批文再上北京。上次有副县长开路,进铁道部似乎没费什么周折。这次他俩的“官”都很小,进门便遇到了麻烦。当护士浑身“土气”的田代表亮出有“高村乡漫水村”这一带着泥土味的身份证明,铁道部的门卫毫不犹豫地将他俩拒之门外。田连炎机智地拿出了代表证,有意捂着“麻阳苗族自治县”几个字,露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证”字样,再次对门卫说:“我是人大代表,来向部领导反映意见。”门卫瞟了一眼代表证:“你是全国人大代表?对不起,请进!”两人总算迈进了铁道部的大门。

工务局的万局长和付峰总工程师接待了他们。李英明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田连炎用他背得滚瓜烂熟的《河道管理条例》“谁设障,谁清除”等条文与工务局的展开讨论,双方争辩得面红耳赤。工务局的提出每损毁一栋房子赔5万元。田代表连忙挡了回去:“土地损失怎么办?人、畜死伤怎么办?护堤怎么建?”万局长说,要认定锦江大桥的责任要做模型试验,需要200万元试验费。李英明回答说:“情况已经明明白白,为什么还要劳民伤财做模型试验?”田代表来了气,话说得有点冲:“200万元可以完成三分之一的护堤工程,你们应该负最起码的责任!”万局长说敲着桌子:“你一个村书记,我说要搞模型试验,你懂什么?”委屈、辛劳交织在一起,田代表怒火中生,他突然猛拍桌子,起身指着万局长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有道理讲得清,莫小看人!”工作人员马上把万局长拉走了,李英明劝田代表息怒。快下班的时候万局长来了,亲自给田代表倒了一杯茶,诚恳地说:“自己刚才态度不好,请田代表谅解。”几天后铁道部领导指示广铁公司迅速组织论证,及时解决遗留问题。第二次北京之行,解决漫水村护堤问题总算有了一线希望。

论证会不欢而散,田代表挥泪别妻

田连炎前往铁路部门奔走呼号的同时,驻怀化、麻阳的全国、省人大代表也积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提建议,呼吁铁路部门拨款修好漫水村护堤。

1996年7月9日,省支铁办前往麻阳实地调查。调查组肯定了麻阳水电局的分析论证,并建议省水利厅会同铁路部门共同审查护砌漫水河岸的经费概算后,请省政府审定并商铁道部解决。9月上旬,按照省支铁办的要求,田代表与李英明带着护砌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经费概算资料来到长沙。省水利厅的专家随即对方案进行了3天3夜的论证和修改。随后,田、李又赶紧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着仅剩下的800元钱坐硬座前往广州。下火车时,恰逢滂沱大雨,火车站附近的旅店每人每晚至少需100元,他俩囊中羞涩,只好到天桥下避雨。3个小时之后,大雨终于停下。他俩拖着几近散架的身体找到一家很便宜的招待所住下,睡到次日下午3点,吃个盒饭即匆匆前往广铁递交了设计图纸和预算方案。

漫水村的问题终于被提到铁道部门与地方科学论证的日程上了。1996年8月7日,由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办公室主任胡勇、广铁工务处总工程师吴昌海等参加的锦江铁路大桥下游水流冲刷右岸第一次论证会在麻阳县委常委会议室举行,铁路方面认为桥墩是按国家标准设计的,导流作用不大;桥下的砂洲由来已久,若不放置废弃料,也能加剧冲刷。这次论证不欢而散。

1996年9月4日,铁道部和广铁、怀铁的技术人员前往麻阳又一次实地调查。谁知调查组把河岸坍塌的直接原因指向了1975年建于上游6公里处的马颈坳水电站。铁路方这次调查结论再次推翻了麻阳的论证和湖南省水利厅的评审意见,但客观地提出了“给予适当资助”的意见。

1997年元月11日晚上9点,漫水村43岁的村民余习文摔下河坎,当场死亡。次日凌晨7点20分,余的家族亲友几百人准备抬尸前往铁路部门“算账”,年逾花甲的老婆婆也准备到铁路上卧轨。后经县、乡领导和田代表的苦苦劝阻,这一事件才得以化解。

1997年4月的一个上午,省建委来电话,通知田代表马上赴长沙准备第二次论证。此时,他的妻子因患阑尾炎准备下午6点钟动手术,需要田连炎签字。田代表来到妻子病床前,无语哽咽。妻子黄水英知道丈夫肩上的重量,她忍着病痛强作笑颜:“你去吧,只要把护堤修好了,我死也瞑目。”田代表一路抹着眼泪,登上赴长沙的列车。第二天铁、地双方在省建委会议室进行了第二次论证会。铁路部门仍把冲刷的直接原因归于上游的马颈坳水电站,他们只承担三分之一的责任,出资150万元建护堤。双方的分歧仍然很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注此事,漫水村终于不再漫水

1997年6月,田连炎与李英明又赴广州,目的是在前两次论证达成部分共识的基础上,争取铁路部门增加些修堤款,漫水再也经不起拖延和折腾,实在争取不成,就上法院打“官司”。在广铁,工作人员把田连炎带进胡副总经理的办公室,胡总打量着田连炎:“你就是桥下哪个村的书记?”“我就是,今天见到胡总我三生有幸,祝你身体健康.......。”不喜欢客套的田代表恨不得把能说的恭维话一古脑而全倒出来。胡总不为所动:“铁路上不喜欢花的钱,一分也不给,愿花的几个亿都行。麻阳人真厉害,给你们150万,硬要500万,不识味道!”田连炎有点火气:“我跑了五次广铁,漫水村的损失那么严重,难道修护堤的钱不该花吗?”旁边的一位姓向的科长把田连炎拉出了办公室。

好容易熬过了“双休日”,田连炎与李英明商定最后一次去广铁,把准备打“官司”的打算告诉广铁的老总。这次还没等田连炎开口,吴昌海总工程师拍着田连炎的肩膀说:“田代表,你们受苦了,漫水村被冲,我们深表同情。”说完,吴告诉他俩一条好消息:驻怀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修建锦江铁路桥下游漫水护堤的建议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已将此建议交铁道部办理,部里来电话催广铁尽快解决漫水问题,漫水护堤的事很快就会定下来。三年的奔波,终于可望有了结果。

1997年10月,铁、地双方的第三次论证会在省建委会议室举行。会上,双方不再把话题聚焦责任归属问题,而是直接协商修建护堤的经费数额。几经磋商,铁路部门决定将修护堤坝款增加到360万元。11月5日,时任省政府副秘书长谭仲池受周伯华副省长的委托,召开了由铁路部门和省、地、县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协调会,决定“该项治理工程概算480万元,由麻阳县政府、怀化行署从水利切块资金和采取民工建勤等办法筹集120万元,广铁集团公司解决360万元。”

1998年3月前,广铁分3次将修护堤资金拨付到位;地方政府也如数拨款。

1998年2月4日,漫水护堤主体工程奠基动工,到年底,宽5米、高8米、全长1370米的缩级台阶式护堤主体工程竣工。1999年上半年,护堤工程全部完工,后经省水利厅审计、验收,整个工程设计、质量很好。

如今的汛期,漫水村人不再祈祷。漫水村人曾由的伤痛已成往日的故事。


代表任期有限,履职服务无限

作者:李仪、张可宏、雷国荣、莫清桂

(人民网:2012年7月12日)

 

2008年1月,他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代表。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他既感到无上光荣,更感到责任的神圣。

    4年多来,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切实为民办实事,把满腔的激情投入到执行代表职务和履行代表职责的工作中,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他就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李家村党支部书记傅锡和。

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当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傅锡和当选之初,就认真思考怎样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作为农民代表,如何履行好代表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当选之初,傅锡和就认真思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履职能力,丰富履职经验。他每天除了坚持看新闻,领会中央精神,还通过刊物和网络学习人大代表履职的先进经验和其他相关知识,自学宪法、代表法、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人大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认真参加全国人大、湖南省人大、怀化市人大的各种培训,这使他很快进入角色。

人大代表就是要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4年来,傅锡和尽可能把人民的呼声与政府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桥梁和纽带作用。他提出的建议案和情况反映达70项。这些建议和反映的情况涉及到政府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群众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组织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相关中央部门和30多个地方部门认真、诚恳的答复,并得到了切实解决。2011年,傅锡和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请求将怀化市列为武陵山国家连片开发困难地区的建议》,国家扶贫办对此作了客观科学分析,及时把麻阳等县列入了武陵山国家连片开发困难地区。《关于国家实施良种柑橘补贴的建议》、《关于请求解决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防洪堤二期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建议》……一项项建议,无不倾注了傅锡和的心血和付出。

关注民生,促使改善民生,维护群众权益,是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作为最基层的代表,最需要的就是多反映基层群众、基层单位的心声。为了当好代言人,傅锡和坚持深入农村农户,深入厂房车间。积极参与考察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村级公路改造的建设情况;参加县人大组织的“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听取社情民意。2009年,他向省交通厅递送了“关于解决石羊哨乡黄洞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请示”,虽然只涉及到2个村,但得到了省交通厅的密切关注和答复,及时将2个村的通村公路纳入了“十一五”通畅工程项目。2010年4月,工程顺利完工,2000多村民群众高兴得像过大年一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

当好商定国是的“谏言人”

“要用更具代表性的思维去思考和审视问题,全面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建议和议案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全局性,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这是傅锡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来的感受。

商定国是,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能。对全国人大代表来说,撰写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是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利。但要写出合格的议案和高质量的建议并不容易,必须做大量的调研。傅锡和一方面积极参加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本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考察和专题调研,努力提高代表水平,不断提升提议案、建议案的质量。

2009年9月初,全国人大代表怀化小组前往麻阳、辰溪等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的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和召开座谈会,傅锡和结合实际,在2009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解决农业投入政策落实难的建议》、《关于落实目前农村电网改造所需资金的建议》等七项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作为农村基层的代表,傅锡和有很多农民朋友。4年多来,他的这些农民朋友们有了疑问、困难或想法建议,就会通过电话、来信向傅锡和反映,有的干脆直接找到家里来面对面地跟他拉家常、吐心声。

对每一位群众的来信来访,傅锡和总是不厌其烦认真回复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去调研、核实,认真总结其中的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在他提出的70余个建议和情况反映中,大多都是涉及农村公路、节水改造和安全饮水以及脱贫致富等方面的情况。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小组会上,傅锡和结合麻阳苗族自治县农村综合改革成就,作了“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发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小组会上,他作了“国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发言,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肯定,并在人代会简报上专门刊发了他的发言内容。

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傅锡和积极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积极推进依法治国。除了参与审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还会同其他代表提出了《关于保障执业律师权利,推广律师在场权的建议》、《关于尽快制定的建议》。同时,他还注重利用人大代表的集体力量,特别是注重发挥自己在农村工作和经营企业的优势,积极履行职务,服务群众,被大家誉为“四大员”:代表之间的“联络员”,代表与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协调员”,考察活动的“引导员”,新农村建设和民营企业问题的“咨询员”。

当好产业致富的“领路人”

走进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李家村,通村水泥路宽阔平整,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现在的李家村是“怀化市百强村”,人均收入7100多元。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李家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的省级贫困村。提起李家村的变化,当地村民满怀感激:“一个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再一个就得感谢带我们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村民们要感谢的这个“领路人”,就是傅锡和。

1991年,怀化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地综合开发试验区,麻阳被列为其中的柑橘基地县。刚刚富裕起来的傅锡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李家村村委会签订合同,投入60多万元,开发荒山1200亩,建立了“东坡园艺场”,种植美国脐橙、冰糖橙和椪柑等优质水果。

1999年,傅锡和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东坡”牌柑橘证明商标,2000年正式注册使用,并抓好“东坡”柑橘品牌的宣传,提高“东坡”柑橘知名度,提高了柑橘的市场竞争力。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傅锡和爱“洋科技洋市场”但不迷信“洋产品洋经验”,既推进蔬果、套袋技术又坚持果园传统施肥,以猪、鸡、鸭粪和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保持果形、果色的美观和不受农药污染,“东坡”牌纽荷尔脐橙连续6届荣获省农博会金奖,不仅享誉大江南北,而且漂洋过海,进入欧美市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东坡公司已成为拥有果园基地1200亩、固定资产5200万元、员工121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200万元,实现利润300余万元。

个人富了,但他时刻不忘报效国家,答谢父老乡亲,把支援国家建设、帮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

李家村地处麻阳、凤凰交界处,山多地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畅,“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一直没能摘掉。因为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挣钱,村里土地被大量闲置。

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开发村里闲置土地,就必须引进新的致富项目,把潜在的财富转化为现实财富,使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傅锡和利用自己的柑橘品牌,与村民建立东坡柑橘生产“利益共同体”,实行互惠互利、共同滚动发展致富。2008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开发荒山面积达4800亩,种植柑橘38万多株,辐射带动周边村1万余农户,实施柑橘产业化建设3万余亩,人平柑橘收入近3000元。

李家村一组村民刘昌义夫妻二人都是聋哑人,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家庭十分贫困。为了让刘昌义尽快脱贫致富,傅锡和以每月1200元工资聘请夫妻俩到自己的园艺场做工,并手把手传授柑橘种植技术,无偿送去苗木1500株,帮助刘昌义建起了10多亩橘园。如今,刘昌义年收入达3万多元,不仅建起了新楼房,而且还给儿子娶上了媳妇。近年来,傅锡和带领群众投资500余万元,修通村组公路18公里,硬化12公里,建起了村联合小学;带头实行柑橘品改,建苗圃育苗60多万株,无偿送柑橘苗木35万株。

付出总有回报。傅锡和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乡镇企业家”、“怀化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为省科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会长、县柑橘协会副会长。2008年6月,荣获湖南省第二届“袁隆平科技奖”;2009年,被评为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2010年,获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奖”。

“虽然5年的人大代表任期就要结束了,但在我的心里,永远只有一句话:代表任期有限,服务群众无限。”傅锡和如是说。